不久前發生的甘肅省蘭州水污染事件,把我國供水行業中長期存在的問題再次暴露在公眾的面前:國內供水設施和供水管網超期服役和老化失修現象嚴重,漏損率居高不下。對此,有專家指出,在供水管網中采用合適的管道,比如采用在國外應用率很高的球墨鑄鐵管,就可以大幅降低我國供水管網的漏損率。
管網老化現象堪憂
相關部門組織的供水管網普查結果顯示:由于供水管道老化嚴重,國內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現象非常普遍,并呈逐年增加趨勢。部分被調查的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為21.4%左右,一些北方地區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甚至達到40%,遠遠超過12%的國家控制標準。
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城市供水漏損量約60億立方米,每年漏掉的自來水的價值高達百億元以上。另有調查結果顯示,國內30%的供水漏損發生在接口處,其中漏水較多的管道以水泥管道、鍍鋅管道與灰口鑄鐵管道居多。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如果選用的管道性能可靠,漏損現象就可以大幅減少。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鑄鐵管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指出:如果采用離心球墨鑄鐵管對老舊供水管網進行改造,我國供水管網的漏損率就可能大大降低。李軍以200毫米口徑的球墨鑄鐵管為例分析說:“生產廠家在完成管道系統的設計后,會對接口部位先后進行正內壓實驗和負壓實驗,既能確保管道不會發生爆管、漏損事件,也能保證外部水不會滲入管內,避免造成管道供水污染。”
據李軍介紹,離心球墨鑄鐵管由于其性能可靠,且具有一定的抗震作用,在發達國家應用比例相當高。
由于球墨鑄鐵管徑流量較大,T型柔性接口的密封性能良好,日本東京的供水管網基本全部使用的是離心球墨鑄鐵管,普及率高達98%。其供水管網的漏損率僅為3.3%。在國內,也有使用離心球墨鑄鐵管大幅降低漏損率的例子。浙江省紹興市近十多年來大量普及球墨鑄鐵管后,該市的自來水管網的漏損率大幅下降。2011年,該市供水管網的漏損率為3.7%。這一數據已超過國際供水管網漏損率的平均水平。
擇“優”遭遇“差錢”
離心球墨鑄鐵管的品質已經在國內外市場得到了充分驗證,但離心球墨鑄鐵管在國內供水管網中使用的比例卻低得可憐——僅為50.57%。據說“很差錢”是直接原因。
2012年6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全國城鎮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的通知》,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供水設施項目總投資將達4100億元,涉及水廠新建及改造、管網新建及改造、水質檢測監管能力建設、供水應急能力建設等細分領域。規劃指出,在管網更新改造方面,要對使用年限超過50年的灰口鑄鐵管、石棉水泥管等落后管材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共計9.23萬公里。
管道行業的資深人士指出,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城市供水管網升級改造需要投入“真金白銀”,這顯然需要相關省市由足夠的資金支撐。
但實際情況卻是,地方政府對城市管網投入的資金遠遠不夠,大部分須依靠水務公司自籌,而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則明確要求:目前供水管網的投資運營管理費用由各地水務公司負擔。以目前的國內水價看,水務公司根本負擔不起這個成本。因此,不少水務公司明知離心球墨鑄鐵管質量更過硬,但奈何囊中羞澀,不得不忍痛割愛,在選擇管材時將質量可靠、價格相對較高的離心球墨鑄鐵管打入“冷宮”。
選對管道很“劃算”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表面上看,供水管網改造升級的難點,是水務公司的資金捉襟見肘。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地方政府的傳統觀念在作祟。
一直以來,不少地方政府對供水管網的建設,心態不正確:重地上、輕地下;重開發、輕建設;重建設、輕維護,導致對地下管網設施投入不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官員表示:供水、污水處理都屬于公共服務,政府提供服務責無旁貸。政府要建立公共財政,由公共財政來提供城市供水的公共服務,這是基本的原則。管網建設需要的投入,應列入政府財政支出。
也有分析認為,城市外觀發展和變化更容易被看見,也更容易成為城市管理者的“政績”,而許多地下設施盡管很重要、隱患也很突出,但這些隱患平日里看不見,公眾和社會關注度相對較低、建設和改造難度大,很難出政績。因此一些城市管理者自然而然地“重面子不重里子”,對供水管網改造升級采取“選擇性忽略”。
對此,專家指出,未來要落實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升級,政府一方面要調整心態,改變原有觀念;另一方面,政府還應進行制度和觀念的創新,如設立投資基金,引入民間資本等。這位專家分析說,從長遠考慮,使用成本相對較高的離心球墨鑄鐵管其實是一種十分劃算的辦法。應該長期持續投入,可以用十幾年的時間,逐步把落后的老管網全部換掉。這樣的話,供水管網的漏損率在降低的同時,也就降低了供水成本、增加了自來水公司的利潤。這對水務公司的長遠發展來說,絕對是件“賺錢”的好事。 |